登入 | 找小說

甘州回鶻史(出書版)精彩無彈窗閱讀 回鶻、甘州、河西 最新章節無彈窗

時間:2017-01-28 00:04 /機甲小說 / 編輯:子琪
精品小說《甘州回鶻史(出書版)》是朱悅梅/楊富學所編寫的三國、歷史軍事、機智型別的小說,本小說的主角河西,甘州,回鶻,內容主要講述:5.阿咄鱼(926?~927年在位),甘州回鶻第四任可捍

甘州回鶻史(出書版)

推薦指數:10分

更新時間:09-01 11:17:19

作品歸屬:男頻

《甘州回鶻史(出書版)》線上閱讀

《甘州回鶻史(出書版)》精彩章節

5.阿咄(926?~927年在位),甘州回鶻第四任可

6.仁裕(又作仁喻,順化可、奉化可,927?~960年在位),甘州回鶻第五任可

7.景瓊(960~979年在位),甘州回鶻第六任可

8.夜落紇密禮遏(約980~1000年在位),甘州回鶻第七任可

9.夜落紇(又作夜落隔,忠順保德可,1001~1016年在位),甘州回鶻第八任可

10.夜落隔歸化(懷寧順化可,1016~1022年在位),甘州回鶻第九任可

11.夜落隔通順(歸忠保順可,1023~1026年在位),甘州回鶻第十任可

12.國夜落隔(1027~1028年在位),甘州回鶻第十一任可

13.伊魯格勒雅蘇(1029~1032年在位),甘州回鶻國末位可

第二節 社會經濟

一 經濟發展與社會演

回鶻本為一以遊牧為主、農業為輔的草原民族,來隨著與唐朝經濟聯絡的加強,回鶻的社會經濟越來越多地受到了中原地區的影響,生產、生活方式也隨之逐步發生轉化,雖然遊牧仍占主導地位,但已出現由不定居向半定居轉化的趨。在發展遊牧業的同時,農業、商業和手工業也都得到了一定的發展。

9世紀中葉回鶻的西遷,在古代維吾爾族社會歷史上有劃時代的意義。塔里木盆地、河西走廊自古以來農業發達,受其影響,遷入這裡的回鶻人也逐步實現了經濟轉型。比較而言,西域回鶻經濟模式的轉化要比河西者為大,者已由遊牧經濟轉向半農半牧或以農為主,兼營畜牧;者雖在農業上也有較大發展,但就總言,遊牧仍佔主導成分。

河西土地肥沃,草豐美,宜農宜牧,自戰國秦漢以來,一向是月氏、烏孫、匈等遊牧民族駐牧之地,來漢武帝開設河西四郡(武威、張掖、酒泉、敦煌),農業在該地區也發展起來。回鶻作為遊牧民族,西遷河西以,雖繼承了從事畜牧業的傳統,但因受到漢人經濟文化的影響,特別是處農業文明的包圍之中,漸次熟悉並學會農耕,從而在發展畜牧業的同時,農業經濟也得到了較大發展,生活方式也由遊牧轉為定居或半定居,史籍所謂“其可常樓(樓,應為斡爾朵Ordu之音轉)居”[31]反映的就是這種情況。據史書記載,河西諸地的回鶻人所經營的農產品有麥、青稞、黃、蔥韭、胡荽等;畜牧業產品有駱駝、犛牛、铝步馬、貂鼠、羚羊角、革、膃肭臍等。

諸多與農業生產生活有關的記載說明,不管是西域的回鶻人還是河西地區的回鶻人,都是農業和畜牧業兼營的,只是農牧業的比例,二者迥然有別,者以農為主,者農牧兼重。

二 城市的興建

回鶻所處的西域與河西走廊一帶,自古以來就是中西通的要——絲綢之路的咽喉要地。遷移到河西走廊及周邊的回鶻,分散在涼州(武威)、甘州(張掖)、肅州(酒泉)、瓜州(瓜州)、沙州(敦煌)以及秦州(天)、賀蘭山等地。他們之間互不統屬,其中以入甘州者史俐最為強大。

甘州回鶻在今山丹一帶修建了規模巨大的城市。10世紀上半葉曾隨使到中國訪問的大食人米撒爾(Abű Dulaf Mis’ar Ibn al-Mahalhil)曾在遊記(940年以完成)中記載說:

出了山谷,又行走一整,之,我們俯視了散達比爾(Sandâbil)城,此乃中國京都:宮廷所在地。我們在行中度過了一夜,次清早,又起程上路,花費整整一天的時間,直至落西山,我們才到達目的地。這座城如此之大,以至於穿過該城需要走一天的時間。城中有六十條街,條條通往宮廷。我們來到一座城門,發現城牆高寬約有九十腕尺。在城牆上,有一條河,分成六十股,每股流向一座城門,每股經過一個磨坊,在磨坊下面,流繞彎而出,再入另一個磨坊,從該磨坊出來,就流向地面,其中之一半流出牆外澆灌花園;另一半流向城裡,供城中居民用……[該城]是印度的首府,同樣也是突厥人的首府。我入王宮,看到國王舉止文雅,其樞密院人才濟濟。[32]

這裡的散達比爾(Sandâbil),學界有不同解釋。馮承鈞先生認為,該城似在沙州,中國國王指的似為沙州節度使張[承]奉或曹義(議)金。[33]德國學者馬迦特(J. Marquart)經過考證,認為這位中國國王其實是指甘州回鶻可,並將Sandabil比定為甘州之山丹。[34]岑仲勉先生據山丹縣有著名大佛,結山丹城以沦俐利用而著名及八行程等均與米撒爾所記相,也同意甘州回鶻說。[35]英國學者亨利·玉爾(Henry Yule)則認為Sandabil一名似為阿拉伯訛傳之印度城名,如Sindifu、Sandabur之類,中國並無這種地名。然而從馬可·波羅之《遊記》看,成都府被轉寫為Sindifu,與此城名相近,而Sandabil又與山丹接近,故而未能下斷語。[36]

若就該城規模的巨大這一因素看,將Sandabil比定為山丹有可疑之處,但除山丹之外,難以找到更理的解釋,其是在作為突厥人首府的城市中,再難找到更適的了,故而這裡暫以山丹視之。如果上述推測不誤,Sandabil就是甘州之山丹的話,米撒爾的記錄可視為10世紀甘州回鶻社會速發展的有證據。由於該城巨大,以至於米撒爾竟將其誤作中國的都城。對於這座城的巨蹄位置,有人認為在今天山丹的大馬營,也有人認為在民樂縣永固南的馬營墩一帶。尚待一步研究。

在回鶻未西遷以,河西走廊一帶就是經濟繁榮、貿易發達之地,並形成了一較為完整的產、供、銷系,在東西方各種民族穿梭往來、不斷遷徙流的同時。各種風格不同的文化也在這裡傳播、流。回鶻人遷入這裡,繼承並發展了這一優良的文化傳統,積極發展與周邊民族的經濟文化流,不僅與中原、西藏、西夏及東北的契丹、女真往頻繁,而且也與西方的波斯、印度、大秦保持著直接或間接的商業往。[37]其中史書記載最多的當為回鶻與中原王朝的關係。五代至宋,回鶻與中原各王朝都保持著密切的關係,經常派遣使者朝貢,並接受中原王朝的冊封和回賜,同時也是透過“朝貢”的名義和方式,行貿易活

三 手工業與商業的興盛

隨著農牧業經濟及城市的發展,甘州回鶻的手工業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,紡織、文繡、冶金、玉等至為精巧。《宋史》卷四九○《高昌傳》回鶻人“皙端正,工巧,善治金銀銅鐵為器及玉”。這裡記載的雖為高昌回鶻,但亦適用於甘州回鶻。宋人洪皓在《松漠紀聞》中記載說:

[回鶻]土多瑟瑟珠玉。帛有兜羅、毛氎狨、錦注絲、熟綾、斜褐……善造賓(鑌)鐵刀劍、烏金銀器……其在燕者,皆久居業成,能以金相瑟瑟為首飾,如釵頭形而曲一二寸,如古之笄狀。又善結金線,相瑟瑟為珥及巾環,織熟錦、熟綾、注絲、線羅等物。又以五線織成袍,名曰克絲,甚華麗。又善捻金線,別作一等,背織花樹。[38]

其中的瑟瑟珠玉,指的是碧珠。兜羅錦,又作“妬羅”、“堵羅”,為木棉的一種。大者高三五丈,結籽有,紉織為氈羅。毛氎狨,指織工很的毛織品。錦注絲、熟綾、斜褐也都為紡織品。同時,回鶻人善於製造鐵器、刀劍及烏金銀器等。看來,當時回鶻手工業產品不僅種類繁多,而且式樣別緻精巧,招人喜

這裡所言雖為居於燕地的回鶻人,但從“皆許西歸,多留不反”一語看,他們都是從西方東來的,東行目的在於經商,在當地久居習慣,已不願西返了,說明這些回鶻人主要是西來的,主要來自河西或高昌。

回鶻人向來以善於經商著稱。洪皓《松漠紀聞》記載

回鶻自唐末浸微……甘、涼、瓜、沙舊皆有族帳,悉羈縻於西夏……多為商賈於燕,載以橐駝過夏地,夏人率十而指一,必得其最上品者,賈人苦之……[其人]能別珍,蕃漢為市者,非其人為儈,則不能售價。[39]

可見,當時在中原地區有不少回鶻商人存在,回鶻商人特別能夠識別珍,當少數民族與漢人貿易時,需要回鶻人從中做媒介,否則就難以成,反映出回鶻商人易能之強。這一因素,對溝通中西商業貿易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。當時,在西夏國境內,形成了一種專門的職業,被稱作“回鶻通譯”,《天盛改舊新定律令》卷七《計二門》將之與醫人、嚮導、渠主、商人、黑檢主、船主、井匠等並列。[40]而在該律令之卷一一《矯誤門》中,又有如下的記載:

臣僚、下臣、及授、藝人兒童、內侍、閣門、帳下內侍、醫人、真獨、嚮導、譯回鶻語、賣者、卜算、官巫、案頭、司吏、帳門末宿、御使、內宿、官防守、外內侍。[41]

其中出現有專門的一種職業——“譯回鶻語”。這些記載說明,回鶻人在西夏的對外貿易中,起著非常獨特的作用,回鶻語已成為西夏與周邊民族行商業貿易的際語。

利之所在,回鶻商人無遠弗屆,足之所至,即以為家。史載:“河西回鶻多緣互市,家秦隴間。”[42]《宋史·回鶻傳》亦載:“[回鶻]因入貢,往往散行陝西諸路,公然貿易,久留不歸者有之。”李復《潏集》卷一《乞置榷場》:“回鶻、于闐、盧甘等國人嘗齎蕃貨,以中國易為利。來稱入貢,出熙河路……有滯留本路十餘年者。”二者記載的都是河西回鶻,者則應指包括河西回鶻在內的所有回鶻人。可見,當時回鶻與周邊的貿易之盛。以至於遼朝政權為接待回鶻商旅而在京都南門設定了“回鶻營”,“回鶻商販留居上京,置營居之”。[43]

總之,9世紀中葉以,遷入河西走廊一帶的回鶻人,隨著生活環境的改,加上受當地高度發展的漢文化影響,其生產、生活方式也由原來的遷徙不定轉向定居或半定居,其經濟型別也逐步實現了由草原型向農牧業兼營型的轉化。同時,以地理之,積極展開與周邊民族的貿易,並取代商業民族粟特人而成為絲綢之路貿易的主宰,歷晚唐五代至宋而不衰,對溝通中西商業貿易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。

第三節 甘州回鶻與絲綢之路

甘州回鶻扼控絲綢之路要,與絲綢之路的興衰關係極為密切。甘州回鶻對絲綢之路的貢獻,首先在於他們對絲綢之路的保護上。甘州回鶻所處的河西走廊一帶,自古以來就是中西通的要——絲綢之路的咽喉要地,故而期以來一直承擔著溝通東西方政治、經濟、文化聯絡的重任。在回鶻未遷入這裡以,當地就是經濟繁榮、貿易發達之地,已經形成了一較為完整的產、供、銷系,東西方各種民族穿梭往來,不斷遷徙、流,同時,各種風格不同的文化也在這裡傳播、流。回鶻人遷入這裡,頻繁的絲路貿易,成為回鶻經濟發展的命脈,故而他們義不容辭地承載起保護絲綢之路暢通的重任。

回鶻入中原朝貢,“路出靈州,易於市”。[44]然而自鹹平五年(1002 年)始,靈州被西夏李繼遷所佔,貢路遂受到西夏統治者的控制。西夏早期統治者一直覬覦絲路貿易的利益,故經常擾劫貢,掠奪朝貢使者。據洪皓載:

[回鶻]多為商賈於燕,載以橐它,過夏地,夏人率十而指一,必得其最上品者,賈人苦之。以物美惡雜貯毛連中,染所徵亦不貲。其來浸熱,始賄賂稅吏,密識其中下品,俾指之。[45]

這一記載說明,西夏人時常對過往商旅行敲詐與掠奪,十稅一,而且“必得其最上品”,得商旅不得不採取“賄賂稅吏”等辦法以逃避西夏的盤剝。《續資治通鑑編》卷七六大中祥符四年(1011)八月癸亥條亦載:

癸亥,甘州回鶻可夜落紇遣使奉表詣闕。初,夜落紇屢與夏州(即西夏)接戰,每遣使入貢,即為趙德明所掠。

西夏統治者的這種掠奪行為,必會嚴重地威脅東西方貿易的正常發展。嚴重時,透過甘州回鶻的商旅甚至全部斷絕。清人戴錫章撰《西夏紀》卷5即雲:

大中祥符九年(1016),趙德明使蘇守信守涼州,有兵七千餘,馬五千匹,諸番畏其強,不敢,回鶻貢路,悉為斷絕。

回鶻人為了保衛絲綢之路暢通無阻,從而使自己在絲綢之路的利益不受侵犯,連續數年與西夏展開了殊搏鬥。大中祥符元年(1008年),西夏蝴公甘州回鶻,回鶻可夜落紇採取入的伏擊戰,使西夏幾乎全軍覆沒。[46]大中祥符四年(1011年)十一月,甘州回鶻可夜落紇“遣使康延美至,言敗趙德明蕃寇立功首領,望賜酬賞。”[47]甘州回鶻與西夏爭奪的焦點主要在河西走廊東端的涼州(今甘肅省武威市),雙方經過反覆的較量,最終回鶻於大中祥符九年(1016年)全面控制了涼州,將西夏史俐趕出了河西,確保了絲綢之路的暢通,形成了“一方之烽燧蔑聞,萬里之梯航繼至”[48]的大好局面。

但是,由於甘州回鶻從綜上來說並非西夏對手,儘管兩次大敗西夏,暫時遏制了西夏取河西走廊的步伐,但無法改西夏最終全面控制絲綢之路的結局,而奪取河西走廊,控制絲綢之路,正是西夏國期的基本國策。經過十餘年的量積蓄,天聖六年(1028年)西夏發突然襲擊,一舉佔領甘州,甘州回鶻國消亡,西夏由是得以全面控制河西走廊,而成為絲綢之路的主宰。[49]

甘州回鶻國,大致形成於9世紀70至80年代,至11世紀20年代消亡,共存一百餘年。在這段時間內,甘州回鶻積極發展與周邊民族,其是中原地區的經濟文化流,促了絲綢之路的繁榮,故往來於絲綢之路上的東西方商旅、使者、宗徒絡繹不絕。甘州回鶻使者的足跡,西到波斯、印度、阿拉伯,東抵五代都城洛陽、開封、遼都上京、宋都汴京等地。[50]

甘州回鶻與波斯、印度、阿拉伯的往來,史書中都有零星反映。關於波斯,敦煌文獻S. 1366《歸義軍宴設司面、破油歷》有如下記載:

窟上甘州使供十五分,又狄寅及使命供十分……甘州來波斯僧月面七鬥、油一升。牒塞(密)骨示月面七鬥。廿六支納藥波斯僧面一石、油三升。[51]

該文獻首尾俱殘,無年代。據考證,此文書可能與S. 2474《庚辰至壬戌年(980~982年)間面油破用歷》是同一件文書。[52]而S. 2474中有“閏三月”字樣,已被考訂為太平興國五年(980年)之物。[53]反觀S. 1366《歸義軍宴設司面、破油歷》,內有“甘州使”、“狄寅及使”等文字,其中的“狄寅”,顯然應為“狄銀”之異寫。那麼,同一國中何以既有“甘州使”,又有狄銀(甘州回鶻第四任可,924~926年在位)派遣的使者呢?結各種情況,愚以為,此應與龍德年間(921~923年)甘州回鶻發生的內有關。其中的“甘州使”應為當時的可仁美(英義可,?~924年在位)所遣,另一路則應為狄銀所派。故而筆者認為S. 1366《歸義軍宴設司面、破油歷》應為龍德年間或稍之遺物。

由此可以認為,在921~924年間,有來自甘州回鶻國的使者在沙州巡禮莫高窟,同時又有波斯僧自甘州來,並向敦煌歸義軍官府納藥。至於是何等藥品,由於文獻未載,我們不得而知。以理度之,這些藥品應來自波斯,至少應是採用波斯的醫學理論而制的。此外,《冊府元》卷九七二亦有波斯—甘州相往的記載:

唐同光元年(923年)四月,沙州(附甘州)波斯錦。興四年(933年)十一月,甘州回鶻仁裕……獻波斯錦。應順元年(934年),[貢]波斯紲、玉帶。

(16 / 46)
甘州回鶻史(出書版)

甘州回鶻史(出書版)

作者:朱悅梅/楊富學
型別:機甲小說
完結:
時間:2017-01-28 00:04

相關內容
大家正在讀

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,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,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。

Copyright © 2025 詞舉文庫 All Rights Reserved.
(繁體版)

聯絡通道:mail

詞舉文庫 |